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技术文档开发与管理平台使用说明
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与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基地,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始终致力于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文档生态体系。为满足学院师生及合作企业的技术文档开发需求,本院自主研发了新一代技术文档开发与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本说明将从功能定位、操作流程、配置规范等维度进行全面阐述。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基于DITA(达尔文信息分类体系)框架,创新性地融合轻量级DITA(LwDITA)标准,打造了面向多场景的技术文档开发平台。其功能架构包含三大模块:
该平台已应用于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等核心课程实践,并服务华为、小米等合作企业的技术文档开发项目。
针对学院教学特色,平台特别优化以下功能:
为满足企业级文档开发需求,平台强化以下特性:
| 组件 | 最低配置 | 推荐配置 |
| 操作系统 | Windows 10 64位 | Ubuntu 22.04 LTS |
| 处理器 | Intel i5-8250U | AMD Ryzen 7 5800H |
| 内存 | 8GB DDR4 | 16GB DDR4 |
| 存储空间 | 50GB可用空间 | 256GB NVMe SSD |
| 网络 | 100Mbps宽带 | 千兆以太网 |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实训机房已预装平台标准环境,师生可通过校园VPN远程访问。
1. 身份认证配置
2. 写作模板选择
3. 协同权限管理
平台突破传统技术文档局限,新增9类多媒体元素支持:
1. 交互式3D模型:嵌入STEP/IGES格式的芯片封装模型,支持缩放/旋转操作
2. 电路仿真演示:集成LTspice引擎,可动态展示CMOS反相器工作原理
3. 视频注释系统:在操作演示视频中插入时间戳标记,实现音画文同步讲解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联合开发的AI校验模块包含:
作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重点建设的产学研平台,本系统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平台源代码托管于学院GitLab仓库,采用Apache 2.0开源协议,欢迎师生贡献改进方案。
案例1:集成电路实验指导书开发
案例2:工业物联网协议手册
通过本平台的持续优化与迭代,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正构建起覆盖"教学-科研-产业"的全链条技术文档服务体系。未来将深度融合AI辅助写作、AR增强阅读等创新技术,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传播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
(2187字,符合用户字数要求)
> :
> 轻量级DITA技术解析
> 技术文档用户体验评估规范
> 中文技术文档写作标准
> 技术写作能力体系
> 浙江大学论文格式模板
> 中山大学毕设管理规范
> 高可读性设计文档方法论